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个性句子 > 正文

个性句子

德国尼采简介精选短句23句

admin2023-10-26 07:44:45个性句子328

德国尼采简介精选短句23句:

德国尼采简介

1、尼采建立“理想的修道院”的意志一度强烈,然而,他的朋友欧维贝克,是尼采忠实的倾听者但并不追随他。布克哈特才智超群个性鲜明却对尼采的渴望不报希望,瓦格纳的激情和希望无可挑剔,但尼采也并不完全赞同他。他推荐罗德申请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罗德没被录用,这一切让他忧郁。

2、恩格斯说,现代的爱情,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人的爱情,是根本不同的。所谓爱情,就是不掺杂任何杂质的纯粹的男女倾慕之情,是难以遏制的,亦是无功无利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所以婚姻的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必须以爱情为基础,而不是以经济为基础。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的一夫一妻制是人类婚姻家庭史中最为和谐、接近于完美的形态。夫妻双方人格平等,彼此互帮互爱,相濡以沫。

3、1 从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出发,摆脱其消极悲观的倾向,使之变为积极行动的反叛哲学,创立了“权力意志说”和“超人哲学”。

4、 洛克:对于经验论哲学进行了最系统的阐述。(德国尼采简介)。

5、在尼采发表自己的哲学观点时,他的观点只在欧洲几个较小的的学术圈里流传,影响十分的小,所以尼采总是抱怨没人理解他,他也曾自负的说:“2003年人们才能理解我的学说的魅力和震颤力。”

6、1858 (十四岁)10月至1864年9月在瑙姆堡文科中学普福塔学校读书。

7、学会想:在我们的学校里不再有这个概念。甚至在大学里,在真正的哲学学者之中,作为理论、实践、手艺的逻辑已经开始绝迹。人们阅读德国书籍,不再依稀记起思考需要一种技术,一种教程,一种获得技巧的意志,——不再依稀记起要学会思考就象要学会跳舞一样,思考是一种舞蹈……在德国人中,谁还体验得到精神的轻捷的足带给全身肌肉的那种微妙的颤栗!——神态的僵硬呆板,动作的笨拙,已经成为德国人的特征,以致在国外人们完全把这看作德国人的天性。德国人没有触摸nuance①的手指……德国人也赡养了他们的哲学家,尤其是那个史无前例的畸形的概念残疾人,伟大的康德,这一点丝毫也不能表明德国人的优雅。——因为不能从高贵的教育中排除各种形式的舞蹈,用足、概念、文字跳舞的才能;是否还要我来说,一个人也必须能够用笔跳舞,一个人必须学习写?——可是在这方面,对于德国读者来说,我恐怕完全是一个谜……

8、似乎人们在潜意识里非要看到美德(诸如勤勉、服从、纯洁、虔诚和公正等)对具有它的人造成伤害不可。美德既是这些人强烈的本能欲望,同时又受到理性的限制,无法与其他的本能欲望保持均势。如果你真正具备了某种完美的道德(而不仅仅是一种对道德的向往),那么,你注定要成为这种道德的牺牲品!然而,你反而会因此受到最亲近者的褒奖呢!

9、世人都很好奇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希望让别人留下好印象,觉得自己很伟大,更看重自己。其实不必在意别人的评价,那只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呢?因为人总是会做出错误的评价,所以很难从别人口中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失望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了不让自己有生不完的气,绝对不能在乎自己的名声,也不能在意别人的评价。否则你就会安于“部长”、“社长”、“老师”这些头衔,浑然不知自己成了别人的眼中钉。

10、尼采确是一位奇才。1844年生,1889年精神崩溃(不是“疯”),有效生命不过45年,如果15岁以前除外,中间只有短短的30年!而他几乎是每10年来一次思想跃进,马不停蹄地登上生命之巅。这短短的30年中,他不仅仅精研了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和近代西欧哲学,而且广征博引,几乎闯进了同时代的所有前沿学科——美学、化学、物理、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甚至还有人类性学、种族学、医学、犯罪心理学……。说实话,这其中的每一门类,人们都需要付出毕生精力才会在某一方面有所发现的,他怎么会掌握如此广博的知识,实在是个谜,我们只能说尼采的智力是超常的。尼采,可以说是一切传统观念和理想的最大破坏者,他要征服的是一切,绝不是一角,这既是雄心,也是野心。的确,在他用“锤子”进行哲学阐述的过程中,迸射出了许许多多耀眼夺目的火花,这其中的每一朵,都可以在后世衍生出一门专门学问: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以至美学、性学等等,广而言之,毕加索的现代派绘画,今日流行的所谓“后现代主义”,无不闪有尼采哲学的影子。……这似乎近乎谈“玄”,不如给读书人留些思考的余地为好。总之,如不从更高的宏观角度出发去审视尼采哲学,要了解他的思想真谛是很困难的。

11、1869 (二十五岁)2月应瑞士巴塞尔大学之聘,任古典语文学副教授。4月,获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脱离晋鲁士国藉,成为瑞士人。5月17日在琉森(Luzern)附近的特里伯辛首次拜访瓦格纳的家。5月28日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职演说《范马和古典语文学》。与雅可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开始交往。

12、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语: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著名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尼采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13、尼采之父本来就是基督教的神职人员——牧师,照说出身于这样的家庭而大反基督教,是不太好理解的。其实尼采之所以对基督教深恶痛绝,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哲学中有一个频率出现最高的概念——本能。把“本能”引入哲学,这确是尼采的独创,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是他的“专利”。“本能”二字,质而言之属于生物学范围,也可以说属于非理性范畴。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尼采一生,无饥饿之忧,因为他有大学给的教授薪俸,有相当的家庭资助,只听说他胃口不好,绝无饿肚子的现象发生,只是在讲到生命的保存本能时,才提到了占领、同化、消化等等,与孔子说的“饮食”不大相干。但到了“男女”之欲,尼采就远远地越过了界河——冲到“彼岸”去了。他不是没有过恋爱,只是没有成功。其中有个俄国女子叫沙乐美的,很是令他陶醉,还有过词曲唱合的雅事发生。可惜这位女郎并非等闲之辈,对男女之事的心气比他还高,结果落败。这位女郎最后落脚在德国中部小城格丁根,与那位性学大师——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交往甚密,甚至成了他的帮手,并且从事过女性心理咨询的业务,当然这是后话了。这之后的日子,就是尼采的“彼岸”性生活了,可以说这是尼采的“文艺复兴”。当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是对基督教伪善的一大冲击,尼采则公开扬言基督教是扼杀性本能的凶手。思想如此,行为也如此。于是,他向基督宣战,咒它的上帝“死了”;打倒偶像,让他们走向“黄昏”。可是历史告诉我们,凡是要打倒偶像的人,到头来都是为着树立自己作偶像,“黄天已死,苍天当立”,古已有之。尼采赶走了耶稣,却自称“钉上十字架的人”——新耶稣;或者叫“查拉图斯特拉”——未来宗教的教主。他后期说话的口吻成了命令式,成了“我教导说”……这种树立新宗教的倾向,其实早已为我国最初接触尼采哲学的人士发现,只不过没有直说而已。尼采圣殿里供奉的本尊即是“本能”。中国字典里有“情操”一词,而在德语字典里却只有“情”,而没有“操”,这也许是中西文化的一大根本区别吧。当然,尼采反对基督教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它源于犹太教,而耶稣是犹太人。

14、尼采理智完全丧失的时期,有一次跟一个编辑出门散步,被路边一个小姑娘吸引,尼采停下脚步走近姑娘并把她的头发向后面拢了拢,然后微笑着注视小姑娘那张真诚的脸,说“这不正是一副纯真的图画吗?”

15、他把欧洲人面临的价值真空指给全体欧洲人看了。在他的时代,这种揭示或许被人看作危言耸听,可是,到了二十世纪,群众们愈来愈强烈地感觉到这种价值真空,愈来愈频繁地谈论起”现代人的无家可归状态”了。

16、尼采大反基督教,然而却不一概反对任何宗教,不仅不反,甚至还抱有某种好感。譬如,对伊斯兰教,他认为是“男人的宗教”(不错,女人是不准进清真寺做礼拜的!),当然很合尼采的口味,因而未置一词。再如佛教,尼采对之简直崇尚有加(是不是与印度日尔曼人有什么干系,不得而知),并且在自己的哲学中以“拿来主义”的方式直接借用了佛教术语为自己的未来哲学立说,譬如:“永恒轮回”,就是他移植佛教的一大创举,正像他的先师叔本华利用佛教的“涅槃”寻求解脱一样,令人叫绝。德意志人善于汲取外来文化,“拿来主义”对古希腊、古罗马,如数家珍。尼采之于佛教,也取这种精神,从来未见他有打倒佛陀偶像的事情发生。近代,佛学逐渐传入欧洲,德国尤其明显。尼采接触佛教的情况,前不久已见诸报端,不是无因之果。尼采的先行者叔本华的书斋中就供有铜佛一尊,后者的“要死”哲学——悲观主义,就径直取了佛教的死亡“涅槃”,怎么能不许尼采拿佛教的“轮回”一用呢。还值得一提的事是德国纳粹d的“”旗和徽章,“纳粹”者是“民族主义社会d”的缩写音译(以前旧译为“国社d”,那是搞错了),它不是哲学,但它的元首都崇信尼采哲学,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不管是“滥用”也好,“歪曲”也好。希特勒选用“”作为标志,乃至作为国旗,与叔本华和尼采的拿来主义极其相似。德国过去出过一本《中国征物大全》,那里面把中国人司空见惯了的各种征物罗列得相当全面。其中就有“”的解释:源于印度佛教,表示佛陀之心,故每呈现于佛陀的胸前,在中国也是一个古老的象征,称之为“万”,即无限的意思,云云。我国有一“万字不到头”的古老图案,常见于宫殿、佛寺、达官贵人住宅装饰。它以“”和“”循环连结以至无穷,可以布满墙壁,甚至可以布满地球乃至宇宙,如果可能的话。这个“”,德国人称之为“钩状十字”,现在仍是新纳粹的标志,今年在南联盟残遭狂轰滥炸之际,又出现在抗议游行者的手中。有谁知道这也是东方佛教的产物呢?叔本华——尼采——希特勒,莫非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吗?尼采打倒偶像的本意,值得人们三思。

17、谁不曾忧伤地沉思过德国精神能是什么的问题啊!可是,将近一千年来,这个民族却任意使自己变得愚蠢了,没有一个地方,欧洲两大麻醉剂——酒精和基督教——像在这里这样罪恶地被滥用。最近竟然又添上了第三样,单凭这一样就足以扼杀精神的一切精致勇敢的敏捷性,这就是音乐,我们的被噎且又噎人的德国音乐。——在德国智力中有多少令人沮丧的笨重、拖沓、潮湿、睡衣,有多少啤酒!献身于最高精神目标的青年男子竟然缺乏精神性的第一本能,精神的自我保存本能——并且大饮其啤酒,这怎么可能呢?……博学青年的酗酒也许并没有给他们的博学打上问号,因为基至一个大学者也可能没有精神,但是在别的一切方面都打上了问号。——在哪里看不到啤酒给精神造成的慢性堕落!在一个如今已经众所周知的事例中,我曾提及这样的堕落,我们德国第一位自由思想家的堕落、聪明的大卫·施特劳斯,变成了酒座福音和“新信仰”的作者……他在诗中并非向“褐色的美人”空发誓愿的——他效忠至死……。

18、1849 (五岁)7月10日尼采父亲因摔伤而长期患脑软化症去世。

19、Duschweigst,antwortestnicht?Werredetnoch?--

20、1888年,痛苦的尼采毫无顾虑地要攻击瓦格纳,兴奋刺激了他工作的兴趣,在精神病医生看来,这种异常是其全身瘫痪的前兆。此时,不安的尼采却流露欢快的情绪,信中他赞美一切能看到的东西……这种身体上的欢愉是由即将到来的疯狂引起的。

21、倘若估算一下,不但德国文化的衰落了如指掌,而且也不乏这方面的充足理由。任何人的花费归根到底不能超过他所拥有的,个人如此,民族也如此。一个人把自己花费在权力、大政治、经济、世界贸易、议会、军事利益上,一个向这些方面付出了理解、认真、意志、自我超越的能量(他就是这种能量),那么,他在其他方面就必有短缺。文化和国家——在这一点上不要欺骗自己——是敌对的:“文化国家”纯属现代观念。两者互相分离,靠牺牲对方而生长。一切伟大的文化时代都是非政治的,基至是反政治的。——歌德的心灵为拿破仑现象打开,却对“解放战争”关闭……正当德国作为巨大力量兴起之时,法国作为文化力量获得了一种不同的重要性。在今天,精神的许多新的严肃、许多新的热情已经迁往巴黎;例如,悲观主义问题,瓦格纳问题,几乎所有的心理学问题和艺术问题,在那里比在德国得到无比精微透彻的思索,——德国人基至无能于这种严肃。——在欧洲文化史上,“帝国”的兴起首先意味着一件事:重心的转移。无论何处,人们都已经知道:在主要的事情(这始终是文化)上,德国人不再值得一提。人们问道:你们可要为欧洲提供哪怕一个够格的思想家、就像你们的歌德、你们的黑格尔、你们的亨利希·海涅、你们的叔本华那样?——不再有一个德国哲学家了,这实在令人惊讶不已。

22、对《查》充满希冀的尼采受打击后,再次来到恩加丁,开始写信,抱怨朋友们的背叛和自己的单身,然而他也回不去了,德国没有一所大学会接受一个无神论者,尼采公开宣布反基督的行为不能得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