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情感句子 > 正文

情感句子

关于爱情的哲学观点精选短句96句

admin2023-10-26 07:44:07情感句子328

关于爱情的哲学观点精选短句96句:

关于爱情的哲学观点

1、那么弗里德里希•尼采不虚弱吗?好像也不是。他那些对于女性的诋毁言论,始终没办法掩饰他自己从来没得到过一个女人的爱这个难过的事实。细究他这番诋毁,我们也能够发现,尼采对于女性始终没有采取过正视的态度,而是把她们当作男人的自我价值的附属——我们又能说,如今有多少人还是这般的想法呢?然而这番措辞背后的合理性,似乎就是在于,只有那些愿意顺从的女人才适合组建家庭,这里头似乎又有种间接的对女强人们的鄙视论调。显然莎乐美就是这样一个“不愿屈从于任何一个男性的独立的女性”——这时我们似乎能够读懂尼采那句“女人如果有男人的美德,那她就会让人无法忍受”背后的抱怨:一个女战士会让男人无法忍受。

2、马克思主义说:“新生事物并不是永恒存在的。新和旧总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这种更新的因素,原来的新生事物就变成了旧事物,它最终也要被更新的事物所代替。凡是产生的,都是要灭亡的,没有一个事物能例外。所以,把新生事物的存在看作是永恒的,实质上仍然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3、Sage:如果是完全的融合,那么就只剩爱情、没有自由了。可是融合只能达到一定程度,完全融合只是一种理想,对于我们这些凡人而言,那是永远都实现不了的。爱人是具体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体,他们的个人特征是无法否认的。融合只是不完全的融合,所以还是给自由留有相当大的空间的。(关于爱情的哲学观点)。

4、如果说男女间的情爱有什么可取之处的话,那一定不是它带给人情感上的欢愉,而是它是人繁殖后代的手段,使人从生物学的种群意义上实现自己的不朽。人通过与异性结合,交媾,创造新的生命,而这个新生命将会带着我们的一部分继续存活下去。人的生命终究是有限的,而通过生育,人能够将自己的基因流传给自己的后代,这样自己的存在就不会随着生命的消亡而彻底消失——生育是人类得以实现不朽的手段。

5、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阿里斯托芬并没有对此给出答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从来都是超验的——这意味着,即便你遇到了这样的爱情,你也无法对此言说,但是你能够在内心中知道——最后,并不是我们遇到了那个“唯一”,而是我们让那人成为了自己的“唯一”:这,才是我们大多数人能够遇到的爱情。

6、这里涉及到一个于康德对人的定义相似的命题:爱本身即是目的,而非手段。爱情是建立在对彼此的尊重之上的,尊重其主体性、其本身自有的客观规律。

7、Philosopher:你会没有原因地欣赏一个人吗?

8、YoungMan:你说得好像你对爱情比我知道的更多似的。对我来说,这部分是爱情最重要的部分,我认为这就是爱情的全部。即使这不是全部,这也是爱情最重要的部分。

9、真爱是深刻的、美丽的、完整的。爱是付出,也是接受。爱是付出,也是接受。无私的爱是上天给我们最美的礼物。如果仇恨是一种疾病,爱是唯一的药方,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全世界。

10、爱她,看见她笑你也高兴吗,看见她哭你也难过吗。喜欢整天黏着她吗,爱她,就是她一刀捅你你却担心血溅到她身上弄脏她衣服。但你却只是不敢说出口,只是逃避,如果你真爱她,就去大胆的去追吧。

11、Philosopher:你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应该放弃自己曾经爱过的人,追随自己的内心感受去爱另外一个人?

12、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当时厄律库西马库就已经知道诗人那古怪的脑洞可能会弄出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特地在自己的发言结束后“警告”阿里斯托芬不要“胡说一通就溜之大吉”……事实证明他还是没能成功阻止这位诗人的天马行空般的“胡说八道”。但是,阿里斯托芬这个古怪的故事,却又巧妙地说明了人为什么都向往爱情——那是源于古老的神的惩罚,而留下的寻求自我统一的冲动。

13、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人生中的七情六欲也逃不出这个永恒发展的规律。看待问题,要向前看,也许就是这样的爱情甚至人生,不需要太多“想当然”,“如果”和“白日梦”。当我们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动力,但还可以走回头路,当然这是少数人的做法。有人会另外寻找方向,开辟了另一条路。柳智宇就是后者,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重新为自己而活,坦然观世,寻求最初的本性。生活,我自己也用六个字来看待,看开,看透,看懂。也许自己的悟性并不是很高,但是处理一些名与利的问题,还是可以看开点。至于看透与看懂,我自己也不会说那么多,因为在某些方面每个人都有他自己所理解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时候似懂非懂挺好的,时而彷徨也能令人更加清醒。

14、如果说中世纪之前,对于爱情的价值思考主要集中在对爱情存在的意义进行肯定和否定的争论的话,近代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爱情在人世间的存在已经成为天经地义之事,近代哲学家们对爱情价值的思考便在更深一层次展开。休谟提出两性的自然欲望及由此而产生的两性间的爱情繁衍了人类,构成了社会的基础。后经伏尔泰等人的进一步弘扬,这一观点逐步确立。这样就把爱情的价值以对个人是否有利扩展到对社会有用。这应该说是爱情价值思考中理论上的一大进步。

15、看来我们的小丘比特真的是很调皮,孤独与自由的二律背反,也是他带来的一个考验。

16、可是对两个个体有利的选择并非对他们两个组成的整体也有利。如果他们真把他们俩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他们会选择另一个方案,一个对于他们两个个人而言要差一点,可是对于他们俩组成的这个整体却会更好的方案,比如说先一起工作两年然后再一起出国读书。

17、爱情其实是一种习惯,你习惯生活中有我,我习惯生活中有你。

18、《姜人生哲学到底——20位哲学家的生命策略》

19、这便是《当尼采哭泣》的整个故事中贯穿着的线索:莎乐美向医生布雷尔求援,希望布雷尔能够挽救那陷入绝望中想要自杀的哲学家尼采。在布雷尔的帮助下,尼采从被莎乐美的拒爱与伤害中恢复过来,这位“查拉图斯特拉之父”没有死于自杀的绝望,而是登上火车,继续自己的命运,为人类产下了伟大的精神之子查拉图斯特拉。

20、柏拉图的思想与后期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观点相似,弗洛伊德并没有专门提出关于爱情的心理学理论,但他在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时提到了爱一个人是为了实现“自我理想”。弗洛伊德通常都将人性归因于无意识的欲望,所以他认为爱一个人是为了满足对“自我理想”的需求,只有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爱的人,并被爱人尊重后,才能成为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形象。叔本华(1788-1860年):爱是为了“骗”我们生小孩叔本华(1788-1860年)。图源:网络。爱是为了维系种族利益而非个人利益阿图尔·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关于爱情的思想是主张家族生殖意志论。他认为爱的维持是基于性欲,激情的本质是本能的迷妄,是为了产生后代维持种族的利益而非个人利益。爱情带来的幸福感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使人误以为本来只对种族有价值的事情也有利于个人,让人误以为爱上一个人能使自己感到快乐和幸福。叔本华认为爱情的幸福感是人的错误幻想,这种幻想在种族的目的达成后,爱情的幸福感就随即消失

21、这种牺牲同时也体现在对于所爱之人的缺点的接受上。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在真正爱的人面前,从前要求的那些身高颜值地位的种种条件都会莫名其妙地烟消云散——天下俊男美女无数,你只独爱这一个。这种莫名其妙的专一的接受,正是爱情独有的“无条件性”的体现。

22、牧师: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寻到的路的最后不过是悬崖峭壁——等待那些不信靠上帝的人的最终结局,仍然是地狱而已,与他此生是否行善并无关联。

23、Student:对这个事情我也想不清楚,所以我才问你的。对我而言,说我喜欢某个人非常容易,可是说我发自内心地爱某个人却非常难。所以在我看来,爱情和喜欢有很大的不同。不过这种差别也可能像钱够花和成为富豪之间的差别一样。赚够维持生活的钱不难,可是要成为富豪就难得多了。

24、雅斯贝尔斯的描写是吸引人的,但是最后那句“哲学活动的方式”却提醒着如今想要模仿这位曾经的漂泊者的年轻人:你必须得是尼采,你才能这般去度过你的人生。但是尼采是那个时代的,而且那样的人生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25、Student:当然不一样。我们常能听到有人这么说:我希望得到你的爱,但是我不想要你的同情。这种说法体现出这两者肯定是不一样的。

26、 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距今已四百多年,而我国真正通过爱情结合的基本上是从伟人开始的。大家熟知有孙中山和宋庆玲的爱情;毛主席和杨开慧的爱情;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

27、    鲍萨尼亚:来自天上的阿佛洛狄忒之爱——超越形体的对于美好品质的爱

28、世界那么大,爱上一个人那么容易,被爱也那么容易,但要互相相爱,竟这么难。

29、Teacher:你觉得你爱一个使你感觉不高兴的人,或者和一个这样的人彼此相爱,是合乎情理的吗?

30、“我和她分享了一个又一个神圣的瞬间,这是我唯一知道的神圣瞬间——从未有人和我相爱,从未。” 

31、Philosopher:如果你说的是正确的,爱情是一种你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感觉,那么看起来我想获得爱情的话,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合适的人出现。

32、 在封建社会基本上是儒家思想在起作用,提倡的是“三纲五常”;在婚姻问题上秉承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恪守的是门规祖训,即使是贵为皇帝的妹妹.亲生女儿有时也会成联姻的牺牲品。在封建社会女性是没有人权的,如果过世了往宗谱上添名字,嫁给姓张的叫张氏,嫁给姓王的叫王氏,只有少数名人才有姓名流传于世。离婚也是男方主权,一纸休书便可结束婚姻,女方再嫁也要有休书在手,否则媒婆不予接洽。在历史上无论是神学还是民间都弥漫着封建礼法

33、Student:这看起来是非常有见地的区分

34、必须承认,女人的直觉确实很准确——他们俩注定都不愿意屈就对方,最终都奔向了自己的传奇命运。

35、Student:这看起来是对我的观点的非常好的总结。

36、YoungMan:我应该说,一个爱情正在死去,而另一个爱情则方兴未艾。你无法否认另有新欢的事实,但是你不需要通过否认旧爱来证明新爱。一个属于过去,而另一个属于现在。重要的是正视我们的真实内心感受。

37、牧师:神的真道当然不是人能听见的,但它可以用比喻的方式被间接地传递给人。《马太福音》的第十三章的10~14节,便是耶稣在回答门徒的“对众人讲话为什么要用比喻”的问题:“因为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比喻能够解决你所说的“超验”与“经验”的断裂……

38、常理中我们知道,付出是减法,收获是加法,而真正的爱情里的付出却不仅没使人有所损失,反而会收获得更多:为了所爱的人的牺牲反而赢得了自我的愉悦与幸福——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要解答真正的爱情里这种奇怪的算术题,还需用到黑格尔的辩证法。

39、Philosopher:一个人背叛自己的爱人就是忠诚于自己的爱情,忠诚于自己的爱人就是背叛自己的爱情。

40、Philosopher:可是这个由不得你自己选择。这是你的爱情观推出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

41、爱她,就不要给她乱想的机会。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为你乱想的人是多么的爱你。

42、(5)Russell,B.(1972).Marriageandmorals.London:AllenandUnwin.

43、《他人是地狱—萨特自由选择论集》,萨特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0页。

44、这个浪漫的镜头,可以在电影《当尼采哭泣》里看见。这部电影是根据同名小说所改编,讲述了患有精神疾病的哲学家尼采与心理医生布雷尔之间的故事。疯子在这里强烈地安利这部电影——里头很好地把尼采的一些经典的人生片段以及哲学思想都通过镜头描绘了出来:疯子式的自言自语、嫖娼、抱着大街上被鞭打的马儿……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很真实而又孤独的哲学家尼采——莎乐美对尼采的求爱拒绝,便是这个故事的导火索。

45、毕竟姜还是老的辣。饱经世事的莎乐美的母亲很直白地道出了和哲学家结婚——或者更准确地说,与尼采这种把自己献祭给了哲学的疯狂的哲学家结婚,究竟意味着什么:终身制的护士。那些语言曼妙的哲理与情话虽然能让女孩陶醉,但却不是婚姻生活的全部。想要听哲学家们的这些独特的话语,仅需要到他们的课堂中坐上一节课,或者是用一杯咖啡将其约出来即可——一场特别而短暂的精神恋爱,足矣。孤独才是他们的命运。

46、成为激情的主人还是最终沦为奴隶?本书的两位作者对此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她们欣赏这个论题,却又按捺不住地重新审视了这一古老的争论。学识渊博的她们巧妙地从各位名人大家身上,为那些仍然想要爱与被爱,还不愿落得一场空的人搜寻了一些良方。这部作品辛辣,且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对于刚踏进感情公海里的懵懂青年来说,值得一看。

47、这段奇妙的恋爱发生在1882年的初春——一个适合恋爱的好季节。尼采的朋友梅森伯格在听到尼采关于自己单身的抱怨,这位善良的中年妇女便是给尼采安排了一场美妙的邂逅:彼时芳龄二十不到的俄国少女莎乐美便是梅森伯格为尼采物色的恋爱对象。

48、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幸福,不必要求太多;两个人关心彼此就是幸福,不必强求太多;两个人见见面就是幸福,不必奢求太多。

49、Sage:我相信我已经说清楚了。爱情是一种理想,我认为这种理想无法完全实现。我并没有说这种理想不需要付出代价。但是如果你看不出这种理想的吸引力,那我也就只能为你难过了。

50、莎乐美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才这样说的呢?也许是对高贵的灵魂的不舍,也许是对于男人的征服欲。恋爱经验为0的尼采尽管比莎乐美要年长许多,却不是莎乐美的“情场敌手”。尼采回到了卢塞恩,希望用自己的执着让心上人回心转意,但却再次遭到了拒绝。此时已经是7月份,莎乐美要前往拜洛伊特,参加那里的音乐会和《帕西法尔》的首映。

51、所以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如今很多人(尤其是成功的女性)即便选择不婚,但可能都会通过试管婴儿的方式生育属于自己的后代。在这种时候会出现精英式的配种论,即单身的精英们出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去那些优秀的精子库或卵子库来寻找自己生物学意义上的“另一半”,以创造更好的后代——这种思想是否可取暂且不论,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它已经成了一些单身精英人士避开婚姻带来的纷争而繁殖后代的首要选择:这些受过高等教育与在社会中身经百战的精英们,似乎对于人世间的男女爱情,有着比寻常人更加高度的不信任。

52、可见骚气满满的情话是男人们都有的本能天赋。但真正让尼采着迷的,莫过于这个聪慧的女子竟然愿意去读他写的那些奇怪的书,并且读懂了里头的思想,还能与他进行势均力敌的交流——这一切让这位孤独的哲学家欣喜若狂。

53、应该说这是不太奇怪的事——结婚意愿的逐渐降低是现代化社会里的一个共同特征,经济的日益发达必然会导致个体的人自由流动成为日常,与之上升的是人在社会分工精密的现代社会的支配下日益强烈的生存压力和孤独感,而这早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出现了。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从宏观层面上来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开始步入正轨。

54、“婚姻本来就是维持种族的特别安排,只要达成生殖的目的,造化便不再惦念婴儿的双亲是否“永浴爱河”,或只有一日之欢了。”

55、相对来说是一种无私的爱,这种爱是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子女,以及自己的亲人和自愿甘心付出的人;

56、罗素认为,人的本性是害怕外界。外界的陌生、残酷会让人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为自己建立“与世隔绝”的壁垒,以此来保护自己。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但人渴望解除这种孤寂感,于是“爱”就应运而生。爱是一种亲密且温暖的感觉让人能够克服对外界的恐惧,从而解除自身的孤寂感,以此来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波伏瓦(1908-1986年):爱是为了让我们超越自己波伏瓦(1908-1986年)。图源:网络。爱是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法国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deBeauvoir)认为爱是人渴望和他人融为一体的欲望,这使得人生充满意义。

57、婴儿降临后,种族利益就得以实现。作品:AdamMartinakis.

58、对于爱而言,任何其他的显现都是假象,因为它要首先使学生发生变化(可爱不是要去改变被爱的一方,而是要改变自己),并且为其掩盖而不使他不不知道——这一切是必要的;要么肤浅地保持那种无知的状态,认为所有的理解都是幻像(异教徒的谬论)。

59、牧师:谎言是撒旦惯用的手段,因为撒旦说的并不是真理,所以他必须要用美妙的言辞来掩饰背后的虚假;而神的话语确实是真的,也因此能给予我们救赎。

60、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和你白头到老。有的人,是拿来成长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起生活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辈子怀念的。

61、Philosopher:这是否意味着爱情是一种分享的身份?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是简单地分享快乐和痛苦,我们也分享着一个身份。

62、然而知识分子的聚会与就是常人不太一样。正当大家坐在了餐桌前,准备开始享用美酒时,医生厄律克西马库却说,一群知识分子坐这里喝酒还伤身实在是太没有层次了,但是不喝酒好像又没了消遣,不如我们来进行哲学式的问题吧(黑人问号???)……然后众人一致同意了他的意见,最后他给出了今晚的主题:赞美各种神的诗人很多,但是很少人赞美爱神,于是我们今晚就讨论“爱”吧。就这样就有了传世的《会饮篇》。《会饮篇》最后以苏格拉底的情人阿尔基比亚德对苏格拉底的赞美,作为对这次讨论主题“爱情是对永恒不变的精神的追求”的升华,结束了这场对于爱情的讨论。

63、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找对了人,他纵容你的习惯,并爱着你的一切!

64、爱她,看见她笑你也高兴吗,看见她哭你也难过吗。喜欢整天黏着她吗,爱她,就是她一刀捅你你却担心血溅到她身上弄脏她衣服。但你却只是不敢说出口,只是逃避,如果你真爱她,就去大胆的去追吧。

65、莎乐美开始对自己的老师身上散发出的“强力意志”感到恐惧:这是一种要求一切都屈从于他的强大意志力。理智不可能像感情一样,能够毫无保留地奉献——爱情要求的是彼此的自我在彼此中的丧失,显然这对于莎乐美和尼采而言,都是不可能的。

66、表白或被表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结局不是谈一次恋爱,而是少一个朋友。

67、但爱情有没有值不值得一说呢?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看见的是,多少人对前任的难以忘怀——他们难以忘怀的是他们曾经爱过的人,还是那个曾经爱得那么奋不顾身的自己呢?恋爱确实是个经验带来体验的事,有过恋爱经验的人能够给自己的下一任带来更好的体验,毕竟在过去恋爱中犯下的青涩错误已经随着前任的离开而成了血淋淋的教训。只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在后来,还保持着对这种情感的单纯的希望。

68、然而和黑格尔曾经一度吐槽自己的大学同学成天把光阴浪费在“牵着小姑娘的手”上,却又接着在自己日记里写道“欣赏美丽的姑娘也是种不错的娱乐”,最后娶了个比自己小了二十岁的小姑娘一样,尼采最后还是打脸了自己,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让李替自己向莎乐美求婚。

69、一番绞尽脑汁后,宙斯灵机一动:干脆把这些双头的家伙的身体一分为这样一来就不需要杀死他们,而且还能把他们的力量削弱,每个人就只有原来一半强大,最重要的是向我们供奉的人还加倍了(双倍奉献美滋滋)——完美的一石二鸟之计!宙斯这般满意地想着。

70、从“人”出发,西方哲学家在对爱情本质进行思考的同时,对爱情的价值也进行了颇多的思考。在这里对于爱情本质理解大相径庭的哲学家们,对于爱情价值的认识却表现了更多的一致性,尽管一致性的基础和立足点不尽相同。大多数哲学家都肯定了爱情存在的意义 ,认为爱情对于人是有益的。以精神需求为爱情基础的哲学家们称爱情为精神的“滋补品”,认为爱情可以使人的精神更加崇高,品格更为优秀。以生理需求为爱情基础的哲学家则视爱情为合理地满足人的自然欲求的渠道,认为正是爱情才使人的天性得以实现,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71、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两个人,彼此理解,互相尊重,不缠绕,不牵绊,不占有,然后相伴,走过一段漫长的旅程。如果我遇见你,就会紧紧抓住你。

72、Philosopher:我比你年龄大,但是关于爱情的事情你可能比我更有经验。我是真心求教。YoungMan,你能告诉我爱情是什么吗?

73、Teacher:可是你随后还是会说,这是他的痛苦,你在分担他的痛苦吗?

74、与这一进步相伴,近代西方哲学家中不少人把爱情与婚姻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提出了爱情是婚姻基础的思想。爱情不等于婚姻,婚姻也不等于爱情。在人类历史上,婚姻的产生远早于爱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者互不相连,所以,在西方古代哲学家那里尽管对婚姻的论述颇多,但他们并没有提出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和作用。近代以来,首先是梅叶在批判基督教禁欲主义时指出,基督教所提倡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黑格尔以“婚姻是伦理性的爱”这一命题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最后,费尔巴哈明确提出:男女的互爱是婚姻的基础。这样,不仅为爱情存在的意义找到了最终的归属,而且使爱情的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爱情之于人类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究其根本,是因为它是人类两性结合的合理途径与基础。人类之所以需要爱情,追求爱情,正是因为只有有了爱情,人类的婚姻生活才能成为理想的真正的人的生活。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费尔巴哈说“生命的生命便是爱”。

75、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在他的理论中,没有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男女是平等的。

76、我不是不会对别人动心,而是因为已有了你,我没必要再对他人动心。

77、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长久,有些爱情从一发生就注定了短命,当然,你也可以维持,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隐患,这种隐患是先天性的,很难通过什么努力得到改良,就好像鱼在水里游,鸟在天上飞一样,什么样的品种决定什么样的轨迹。

78、人本主义哲学家艾瑞克弗洛姆曾经说过,真正成熟的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在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3将所爱之人的言行抑或态度作为获取或审视自我认知的行为,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削弱甚至损害了个体的完整性与独立性。爱情让男女双方心甘情愿、情不自禁、不知不觉地以对方作为自我认知的决定因素,却又恰恰是因此,让彼此一步一步地失去独立性和完整性,也因此而削弱了个体自身的吸引力,破坏了个体与其所爱之人之间的平等与自由,使得二人的爱情仿佛永远都不能达到成熟的状态。

79、不过阿里斯托芬本人和同时代大多数希腊男子一样,更加认可“男人之间的情谊”,觉得这种情谊比男女之间的“爱情”更为高尚,这种自我统一在男人与男人之间实现更加值得赞赏一些……真正的男人应当爱的是男人身上才有的“男子气概”,结婚不过是出于繁衍后代的需要才去做的,那些本身就是由“双头男人”分裂出来的男人们应当去寻求男人……所以按阿里斯托芬的这个说法,“同性才是真爱,异性只是繁殖后代”这句话确实不是开玩笑的……

80、  或许悲观的存在主义哲学流派又要反驳,说尽管人们努力地想要去把握并且设法控制他人的自由,但是,倘若被爱者变得宛若如提线木偶,那么,爱者则会重新陷入孤独之中。因为在爱情之中,人们总是渴望一种特殊类型的化归己有,人们所真正想要占有的,是一个作为自由的自由,而并不想要像占有一个物体那样占有被爱者。然而,“我”对于“我”所爱之人或“我”的爱人的爱情又会使得“我”“注定要迫使他人行使他的自由,以建立我的存在”4

81、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社交上人往往愿意选择跟一些与自己共同话题和三观的人进行交往,这样处起来一般都会比较愉快和容易一些。然而对于这个定律是否在爱情上适用,即谈恋爱时是否该寻找跟自己性情一致的人作为伴侣——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没那么容易了。

82、Philosopher:我明白你说什么。可是感觉是一种特殊的东西,它不是行动,也不是选择,感觉来去无常。如果爱情是一种感觉,那么它仅仅是偶然发生在我们身上。我就是在这种意义上说,爱情是一种消极被动的东西。

83、尼采感觉莎乐美和李一起欺骗了他:他们俩是相爱的,都在一致反对他。这使他感到自己受到了羞辱,也因此做出了不理智的对朋友的诋毁,说李“才智出众但内心虚弱”,而“每个男人都应该有战士般的品质,每一个女人都应当或多或少地被培养成一个战士的妻子。”

84、相信如果有刷微博的人应该会看到上个月出来的一则关于去年的结婚率的调查报告——上边显示从13年开始中国的结婚率就持续走低,由2013年的9‰,逐年下降至2018年的2‰,创下五年来的新低。

85、 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集大成者让˙保罗˙萨特曾将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建立在自由之上。根据他的观点,爱情的谋划实际上是“我”自由地以“我”的对象性努力去把握他人的自由,并且设法去控制他人的自由。萨特绝对化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选择的自由,因此,所谓的爱情的谋划是注定会失败的。

86、Sage:这两种观点有着天壤之别。害怕孤独、渴望有一个伙伴是一种个人主义的观点。这是"我"的事情。可是与自己的另一半结合成整体意味着一个新的自我或者身份呈现出来了。这是"我们"的事情。

87、有了爱,便不该有恨。爱是美好的。恨却丑陋。何必让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化作丑恶呢?不要觉得不公平。关于离去。他失去的是一个爱他的人,而你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和一个重新去爱的机会。

88、在讲述完了这两位爱神的故事后,鲍萨尼亚进一步论证道,拥有智慧的人类们天生地就会对一切“好”的事物产生喜爱的情绪——这些好的事物,即包括感性的事物,即好吃好玩的东西;也当然包括对美好的精神品质的喜爱,如每个人都会由衷地愿意跟善解人意的人待在一起,都尊敬那些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欣赏人在言行举止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智慧……如此种种,最后鲍萨尼亚断定道:人们都希望自己占有好的东西,因而对于精神上的“好”的占有,则是通过跟那些拥有美好品质的人在一起实现的——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们像蜜蜂采集蜂蜜而被鲜花所吸引那般,围绕在这些藏有美好品质的人儿身边,试图从他们身上获得“美好品质的蜂蜜”。

89、存在主义哲学流派中有这样的一个概念——注视。这个概念是讲,“我”是一个自为的存在,而当一个人的目光落到“我”身上,注视“我”时,“我”被他人看到了,“我”本身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在他人的注视下,“我”成了“他为的存在”,这也就是说,“我”成为了诸如物一样的东西。1诚如萨特所言,对于我们认识自己来说,他人是我们身上最为重要的因素。2而我们对于一个人的爱,往往会使得我们倾向于借助“所爱之人”这个“他人”来获得、巩固、抑或是变更自我认知。

90、YoungMan:爱情是一种很难界定的东西。它是一个谜。我们所知道的就是爱情是一种感觉。

91、爱情不伤人,伤人的是永远实现不了的海誓山盟。

92、爱是人渴望和他人融为一体的欲望。作品:AdamMartinakis.

93、我想,我们要承认萨特理论中的合理性,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古往今来,流传千年的爱情佳话,却大多都是一方,或双方,出于爱,而心甘情愿地放弃掉自己的一部分、甚或是自己的全部自由去成全对方,并且去圆满自己的爱情。纯洁的爱情是促进夫妻双方进步,培养心身健康的后代,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94、也许有人会问,这种仅仅出于男女双方互相爱慕的爱情,是不是原始人以自然性爱为主要内容的爱情的简单的回归?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未来爱情的纯化是爱情产生动机的纯化,而绝非动机本身的纯化。男女互相爱慕受人的自然需求和社会文明发展状况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其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在原始社会中,由于人的自觉不够,社会文明水平较低,男女互相爱慕的内容主要是本能的性爱。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化,人的本能因素越来越弱化,社会文明的因素越来越强化,男女互相爱慕的内容便逐渐地从本能的性爱向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方面转移。我们认为,未来爱情的发展在纯化爱情动机的同时,必然会出现本能因素作用的弱化,也就是说,未来爱情主要不再仅仅是性需求的满足,而更多的是人类精神和情感的追求和寄托,感情的融合、理想的一致、事业上的互助将越来越成为爱情的主要内容。

95、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有趣的分析:从前是男性的双头人,他们被分裂后就会本能地寻找男性作为自己的伴侣,即男性同性恋,同理解释女性的同性恋。而那些原本是雌雄同体的“阴阳人”,他们就会本能地寻找那个被分裂了的“异性的自我”——这,就是“爱情”。就这样,阿里斯托芬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爱是人类出于本能寻找失去的另一半自我。